舒淇的《女孩》,豆瓣开分7.2,算是近期口碑尚可的国产片。但是,与之口碑相当不匹配的是其低票房,截至发稿前,上映4天票房275万,预测总票房500万出头,对于一部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,这个市场表现,确实不佳。
![]()
当然,《女孩》本身是文艺片,加之如今电影市场大盘惨淡,大家肯定不会对一部文艺片的票房有太高期待,可是,如今这个成绩落差也太大了。
作为舒淇的首作,在上映之前,很多影迷都对《女孩》抱有很高期待。影迷们会想,一个被侯孝贤偏爱的女演员,倾注了半生心血、演而优则导的第一部电影,会否有前辈侯导的几分功力,舒淇能不能成功转型为新一代优秀女导演。
这种种疑问和好奇,在影片上映之后却没能转化为票房表现。毕竟,大部分资深影迷、影评人可能早就在国外电影节上看过影片了,而侯孝贤影迷+舒淇粉丝,能贡献的票房相当有限。
![]()
也有人会问,《女孩》是女导演拍摄的女性电影,现在女性题材作品不吃香了吗?这几年女性题材电影层出不穷,很多影片也确实吃到了女性主义红利,赚得盆满钵满,但纵观今年的好几部女性影片,如《想飞的女孩》《轻于鸿毛》等,统统铩羽而归。
有人会把《女孩》和《想飞的女孩》作比较,同样是女性题材文艺片,同样入围了国际A类电影节,演员舒淇有各种大导影片背书,文晏导演有《嘉年华》珠玉在前,本应该吸引一批核心观众(女性题材受众、影迷)进场,票房不至于此。
![]()
可是,近年来泛滥的女性题材作品已经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,这是老生常谈了。从电影到电视剧到综艺播客甚至短视频,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女性主义思想教育,打开社交平台,不是消费主义就是女性主义,无孔不入。
《女孩》显然也试图营销女性话题吸引女观众入场,购票平台的大字报上明晃晃几个字“女孩必看”。这导致观众疲惫同时也会生出逆反心理,凭什么绑架观众,怎么就“必看”了呢?这跟“不转不是XX人”有什么区别?既然人人都能唠几句女性主义,那我干嘛还要花钱买票看女性主义输出?
![]()
也许大部分创作者和片方都意识到了,女性主义红利期已过,想要靠女性题材突围,不再那么容易。
再回到影片质量本身,只能说,及格线上,没有特点。
《女孩》的故事号称能打动大部分东亚家庭孩子尤其是女孩,这话大部分国产片都说过。
电影里塞入了大量原生家庭创伤、女性遭受侵犯、成长之痛等公式化桥段,家暴、扇巴掌、争吵,这些戏反复出现在影片前三分之二部分,由面目模糊的爸爸妈妈完成,如果不是邱泽和9m88外貌出色,观众很难坚持到最后。

可以说,电影里的爸爸妈妈都是促成主角成长之痛的工具人,他们不需要有人物底色、不需要有性格细节,只负责给林小丽造成心理阴影,给观众带来一个“主角很苦很难”的印象。
这也是《女孩》无法在女性题材里脱颖而出的最大原因,其说过的故事、受过的伤,已经有前人反复讲述过了,女性苦难叙事被密密缝进大量影片里,《女孩》并没有把这些苦难拍得有多不一样。
![]()
并不是不可以讲述苦难,而是诉苦的影片已经很多,大家都很苦,观众为什么要看你不看他?至少给观众1~2个新的东西,说服观众你和别人不一样。
肯定会有人反驳,正是因为这些苦难在女性身上发生了很多,但依然存在,才值得我们关注。然而,同类型的影视综甚至社会新闻有那么多,我们是不是真的只能通过一部电影去表现关注和支持?更何况如今的电影票动不动就大几十,辛苦打工的女孩们,省下这张票钱支持一下自己的午饭行不行?这话说得有点刻薄了,但理是这么个理。
![]()
《女孩》的另一个宣传点,自然是舒淇本人。作为她的半自传影片,她在里面像剥洋葱一样把自己的心、自己的前半生细细剖析,肯定是真诚的。很多导演的第一部电影,都是倾诉自己,在作品里进行自我治愈,这可以理解。
舒淇作为演员和时尚icon,自然是成功的,但如果想要用她的自身经历拍成作品鼓励更多女孩,从成品来看,显然是没达标。
影片的主角林小丽的苦难和成长,没有稀缺性,甚至没有指导意义。在片子里,只能看到她反复挨打,担惊受怕小心翼翼,孤僻内向,却没能让人深究其心路历程。还有9m88饰演的母亲,本来是一个比小丽更值得同情的角色,但好几场她被家暴的戏都拍得只有暴力宣泄,没有内心刻画。母女俩的苦难都浮于表面。
后期小丽的“勇敢走出来”,只有结尾一场戏,难以让人揣摩她是“如何走出来的”?这些年经过了什么挣扎和自救?这些影片只能用导演的讲述和其本人自身的经历进行脑补。加上过于零碎跳跃的剪辑,导致观众很难共情。

舒淇学习了侯孝贤的抒情手法,但没有学习到侯导把这些意象凝聚起来的内核。全片有佳句无佳章,有灵光一闪的镜头但不多,比如很多影迷在夸的红气球飘起来、大树上的镜头,可以看出来舒淇很努力地把自己的漂亮念头呈现出来,但这些轻巧的镜头终究不能弥补《女孩》的遗憾。
影片当然也有优点,余静萍的摄影功力在线,还要夸一夸配乐。《西风的话》《一场游戏一场梦》等怀旧歌曲的出现,让人至少有几分梦回上世纪,那个玫瑰色的暧昧时代。这也是我在影片中为数不多感受到安慰的时刻。
很多人进电影院,肯定是冲着舒淇去的,我也是。看完电影后,我却打出了问号。如果这部电影不是舒淇拍的,它会入围A类电影节吗?会有如今的话题度和赞誉吗?
《女孩》带着舒淇的光环出场,粉丝和观众对舒淇的滤镜无缝衔接到影片本身,甚至用舒淇的经历去跟主角进行互文,然后为影片的大量留白之处进行戏外分析补完。
![]()
如果说文学可能是一种巧言令色的话,那么艺术某种程度上也是巧言令色。艺术作品对创作者本人构成一种修辞手法,然后创作者的光环也对其艺术作品有所加成。
这段话很拗口,翻译一下就是,我们看《女孩》,不一定是看《女孩》本身,而是带着对舒淇的滤镜和好奇去看舒淇的影子。在这种复杂心情之下,很多粉丝和影迷对于影片不忍苛责,认为影片能拍出来就是一种成功,这无可厚非。
演而优则导,很多演员也是带着一种自我救赎的心情去创作自己的第一部作品,掏空前半生拍一个故事。但可一不可再,一位导演如果只能拍自己的故事,后期再无新话题新灵感的话,这条路并不好走。
身为演员的舒淇,可以有千百种模样,但身为导演的舒淇,面貌尚未清晰。
「狗头萝莉」的故事
5546资讯2025-11-05
《误杀3》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
4282资讯2025-11-06
《操纵者》上线,张子健刘威葳主演,抗日谍战剧,走爽剧路线
4003资讯2025-11-06
《暗夜与黎明》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
3575资讯2025-11-05
《香水佳人》首播,女性苦情剧,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,适合老年人
2853资讯2025-11-05
葛优“好人团”好事连连看!《爆款好人》正式上映
2809资讯2025-11-06
登春晚一夜成名,56岁在异国离世,临终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!
2776资讯2025-11-06
EXO金钟仁将于5月11日入伍 将于2025年2月退伍
2492资讯2025-11-05
苗苗崩溃痛哭,郑恺被全网痛骂:别装“好男人”!
2445资讯2025-11-05
SEVENTEEN夫硕顺将于2025年1月初回归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
2190资讯2025-11-06